
项目
项目
智能开发平台
角色
角色
交互设计 / 视觉设计 / 动效设计
团队
团队
1 项目经理 + 1 设计师
周期
周期
2024/4 - 2024/7
工具
工具
Figma + Principle + AE
BACKGROUND
BACKGROUND
为什么做它?
为什么做它?
如今APP、小程序和网站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软件开发却有着不小的成本,和低效繁琐的过程。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常常面临时间紧迫、技术实现复杂等挑战.., 导致优质设计难以高效落地?
如今APP、小程序和网站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软件开发却有着不小的成本,和低效繁琐的过程。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常常面临时间紧迫、技术实现复杂等挑战.., 导致优质设计难以高效落地?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我被邀请负责设计一个智能开发平台。融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工具、打造最棒的交互体验、以及营造美好的视觉感受!致力于优化从设计到开发的全流程,让设计师和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创新和创造,为他们带来更高效、更直观的创造体验!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我被邀请负责设计一个智能开发平台。融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工具、打造最棒的交互体验、以及营造美好的视觉感受!致力于优化从设计到开发的全流程,让设计师和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创新和创造,为他们带来更高效、更直观的创造体验!
GOALS
我的旅程目标



探索
发现探索主题领域,寻找目标用户
共情
体验目标用户的生活,站在用户的角度做设计
定义
他们有什么问题?怎么帮他们解决?
灵感
灵光一闪,
产生一系列
设计想法!
设计
设计出原型
和动画,
用来测试
和开发



01
动效展示
02

设计思考介绍
03

高保真原型
01.ANIMATE
01.ANIMATE
看看动效?
看看动效?

02.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过程
探索领域 → 研究用户 → 定义问题 → 创建用户工作流 → 绘图
很多设计者认为方法会限制创作,所以忽略了它的运用。而 “设计思考方法” 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能让设计者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尝试和改进更多创意,确保设计既实用又具商业价值.

02.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考过程
探索领域 → 研究用户 → 定义问题 → 创建用户工作流 → 绘图
很多设计者认为方法会限制创作,所以忽略了它的运用。而 “设计思考方法” 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能让设计者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尝试和改进更多创意,确保设计既实用又具商业价值.
STEP 1:探索领域
STEP 1:探索领域
1)为什么要探索领域?
我对产品开发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掌握,起初“智能开发平台”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想要设计出有用的东西就必须了解更多,比如关键的开发阶段?目标用户? “智能”的方向在哪儿?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全面理解问题本质,揭开隐藏真相后,才能确保后续设计方向的准确.
1)为什么要探索领域?
我对产品开发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掌握,起初“智能开发平台”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想要设计出有用的东西就必须了解更多,比如关键的开发阶段?目标用户? “智能”的方向在哪儿?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全面理解问题本质,揭开隐藏真相后,才能确保后续设计方向的准确.
2)我做了什么?
我搜索了互联网、询问了GPT、还在公司里观察了同事们的工作。然后使用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尽可能地写出了与“产品开发过程”相关的一切,并进行了归纳和细化主题.
2)我做了什么?
我搜索了互联网、询问了GPT、还在公司里观察了同事们的工作。然后使用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尽可能地写出了与“产品开发过程”相关的一切,并进行了归纳和细化主题.




STEP 2:研究用户
STEP 2:研究用户
1)谁是我们的用户,他们说了什么?
在探索中,我发现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开发者是关键角色。独立开发者尤其特殊,他们经常一人完成整个流程,压力大,适合作为 “智能开发平台” 的主要用户。为确保设计符合用户预期,倾听他们“说了什么”与观察他们“做了什么” 至关重要,这能帮我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为后续明确问题提供依据,保证设计实用性和满意度。
1)谁是我们的用户,他们说了什么?
在探索中,我发现产品经理、设计师和开发者是关键角色。独立开发者尤其特殊,他们经常一人完成整个流程,压力大,适合作为 “智能开发平台” 的主要用户。为确保设计符合用户预期,倾听他们“说了什么”与观察他们“做了什么” 至关重要,这能帮我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为后续明确问题提供依据,保证设计实用性和满意度。
2)我做了什么?
线下采访了几名 “独立开发者” 朋友,询问观察了他们的开发过程,记录下他们的习惯、痛点和需求等,再通过GPT 的“合成用户” 补充缺失细节。创建 “角色画像” 总结典型用户,绘制 “故事场景” 可视化具体场景.
2)我做了什么?
线下采访了几名 “独立开发者” 朋友,询问观察了他们的开发过程,记录下他们的习惯、痛点和需求等,再通过GPT 的“合成用户” 补充缺失细节。创建 “角色画像” 总结典型用户,绘制 “故事场景” 可视化具体场景.






STEP 3:定义问题
STEP 3:定义问题
1)设计小秘诀,IPS是什么?
Initial Problem Statement (IPS)初始问题陈述的缩写,通过结合“用户”、“他们的目标”和“产品提供的帮助” 这三类信息,定义出能辅助后续设计过程的核心问题。它的价值在于随着研究的扩展,IPS 会不断迭代与升级!
1)设计小秘诀,IPS是什么?
Initial Problem Statement (IPS)初始问题陈述的缩写,通过结合“用户”、“他们的目标”和“产品提供的帮助” 这三类信息,定义出能辅助后续设计过程的核心问题。它的价值在于随着研究的扩展,IPS 会不断迭代与升级!
2)我快速定义了设计核心问题
从之前获取的大量信息中,我先定义出了一些初始问题。为了让后续设计过程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对这些初始问题进行合并与细节补充,最终迭代出了基于当前数据下的4条最完善的设计核心问题。
2)我快速定义了设计核心问题
从之前获取的大量信息中,我先定义出了一些初始问题。为了让后续设计过程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对这些初始问题进行合并与细节补充,最终迭代出了基于当前数据下的4条最完善的设计核心问题。


STEP 4:收集灵感
STEP 4:收集灵感
1)从灵感到解决方案:创意整理与筛选过程
在核心问题陈述的范围内,我无边界地发散思维,将所有可能的设计灵感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将它们导入思维导图或亲和力图中整理归纳,并结合用户研究成果,最终评估筛选出最合适的设计解决方案!
1)从灵感到解决方案:创意整理与筛选过程
在核心问题陈述的范围内,我无边界地发散思维,将所有可能的设计灵感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将它们导入思维导图或亲和力图中整理归纳,并结合用户研究成果,最终评估筛选出最合适的设计解决方案!




STEP 5:创建用户工作流
STEP 5:创建用户工作流
1)什么是用户工作流?
UX Workflow(用户体验工作流程)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数字产品时,从一个界面到另一个界面的操作和体验路径,描述了用户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和互动过程。它是确保产品使用顺畅、减少困惑,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
1)什么是用户工作流?
UX Workflow(用户体验工作流程)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数字产品时,从一个界面到另一个界面的操作和体验路径,描述了用户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和互动过程。它是确保产品使用顺畅、减少困惑,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
2)更有效的流程图
为了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顺畅、高效和满意,我在传统功能流程图的基础上加入了界面预览图,使工作流程更清晰直观,便于发现并改进交互问题。此外,我还绘制了具体场景的线框图,将用户角色融入流程中,创建个性化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2)更有效的流程图
为了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顺畅、高效和满意,我在传统功能流程图的基础上加入了界面预览图,使工作流程更清晰直观,便于发现并改进交互问题。此外,我还绘制了具体场景的线框图,将用户角色融入流程中,创建个性化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03.HIFI Mockups
03.HIFI Mockups
高保真原型
高保真原型
为了产品的实际开发和落地,我在线框图基础上设计了一些吸引人的界面视觉。起初不太完善,但未来会通过可用性测试和深入用户调研,迭代优化交互流程和视觉元素,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产品的实际开发和落地,我在线框图基础上设计了一些吸引人的界面视觉。起初不太完善,但未来会通过可用性测试和深入用户调研,迭代优化交互流程和视觉元素,提升用户体验!

















